1.土质污染后,如何恢复?

2.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有哪些方面

3.怎样进行土壤修复

4.常用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有哪些

5.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6.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有哪些?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土壤修复应用什么技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土壤改良技术,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该技术主要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活氧微粒,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

1. 提高土壤通气性:活氧微粒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 增强土壤保水性:活氧微粒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3.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活氧微粒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

4. 无土栽培:通过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可以实现无土栽培,避免土壤传播病虫害的风险,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可以与其他土壤改良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土壤改良体系。例如,可以在施肥、翻耕等基础上,引入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与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土壤改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土质污染后,如何恢复?

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主要基于原位修复技术,可分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三种类型。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土壤特定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积累植物降解、吸收、转化或固定土壤污染物。一般来说,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自然衰减技术,有时也可分为动物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有换土法、热处理法。换土法是将污染土壤深深地倒在土壤的底部,或者在污染土壤上复盖干净的土壤(客土法),或者挖掘污染土壤(换土法),将污染土壤和生态系统隔离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将有机物和挥发性重金属例如水银、砷等从土壤中解吸

化学修复技术是在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通过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沉淀等作用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反应,固定、解毒、分离提取污染物质的方法。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有哪些方面

目前,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主要由生物和物化修复技术组成,目前国内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如图所示:

向左转|向右转

01

植物修复技术

在土壤修复过程,具体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技术、植物稳定技术、植物挥发技术。首先,植物提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种植能够大量吸收并积累重金属与有机物的植物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从而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含量尽可能地转移到植物身上,然后对植物进行收割和处理,以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与有机物含量和改善土壤的技术;

其次,植物稳定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植物根际相关微生物的分泌属性,将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进行有效的沉淀或者螯合,从而预防重金属与有机物继续往地下渗透而污染地下水或者其他动植物,而间接地降低重金属与有机物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最后,植物挥发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植物本身能够进行吸收、积累和挥发的属性,对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进行直接吸收积累与挥发,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含量。

02

微生物修复技术

对于微生物修复技术而言,往往是利用一些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土壤和水体中污染物的清理或是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在城市的土壤中,往往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对较大,它们在进行重金属与有机物无害化处理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不可忽视的。利用微生物进行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物的毒性的降低或者是吸附积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可以慢慢改变根际微环境,这样就能增加植物对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吸收,挥发及固定的效率。

向左转|向右转

03

热化法修复

这种方法就是直接通过加热,或者是水蒸气进行加热,红外线进行加热、微波辐射进行加热,将土壤里的物质慢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一些可挥发性的污染物迅速气化,再对这些可挥发性污染物进行收集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这种热化法对于能耗的要求比较高,这样一般要求土壤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只是针对一些可挥发性好的土壤污染物。

04

固化-稳定技术

将污染介质中的污染物进行固定,让该污染物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修复技术即是固化-稳定技术。该技术把固化的稳定剂和已经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混合,通过化学以及物理的方法来进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溶解程度或在环境中的活泼程度的降低。

这种固化-稳定的方法能够在原位和异位上分别进行,对于原位的固化-稳定技术而言,比较适合那些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或者是那些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工作;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通常适用于处理无机污染物质,不适用于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杀虫剂污染土壤的修复。

固化-稳定技术可以处理多种复杂金属废弃物,形成的固体毒性低,稳定性强,处置费用也较低,较为普遍应用于土壤硬金属污染的快速控制,对多种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污染物埋藏深度、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技术的应用以及有效性的发挥。

05

清洗法

在进行清洗法实施的时候往往需要用到一些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包括很多的类型:非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阳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等。利用这些表面活性剂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相对于单纯的水力冲洗的去污能力可增强50倍以上,这样就有了一个极佳的去污效果。

另外,在当今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出现了越来越普及的情况,它的去污效果往往比一些常规的表面活性剂更加的具有环境亲和性,更加易于降解,已经渐渐成为一个未来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些农药污染的土壤往往可以采取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的方法达到去污目的。

06

热脱附技术

热脱附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运用热能来增强污染物的挥发性,从而将污染物从污染土壤或沉积物中分离出去,并对这部分污染物先行集中处理。通常情况下,热脱附系统包括热解吸单元和废气处理系统这两大模块,其中,热解吸过程又分为高温热脱附和低温热脱附。

相较于传统技术,热脱附技术的优势明显,具备超大范围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其设备可移动、使用灵活,并且经其修复后的土壤可循环再利用,尤其适用于PCBs这类含氯有机物的分离处理,可以有效避免二恶英的产生。鉴于热脱附技术的优势性能,现阶段很多欧美国家已将土壤热脱附技术工程化,在高度有机污染土壤的离位和恢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向左转|向右转

但是,受到相关设备价格昂贵、运行成本过高、脱附时间过长等种种因素的限制,热脱附技术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怎样进行土壤修复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有哪些方面

1、发展综合型的土壤修复技术。单一的修复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对于土壤污染治理的需求,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例如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修复、综合氧化还原法、冲淋法和反应墙技术的新型原位复合修复技术,植物修复与物理化学修复相结合等等。

2、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因此,在今后的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特别是植物修复技术会成为主流。

常用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有哪些

土壤修复技术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污染物进人生态循环系统,如果超过土壤的自净作用的负荷,即形成土壤污染。土壤因吸附能力、氧化还原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可缓冲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以上统称为土壤自净能力。土壤自净作用的机理,既是土壤环境容量的理论依据,又是选择针对土壤环境污染调控与污染修复措施的理论基础。尽管土壤环境具有多种净化作用,而且也可通过多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环境的净化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预防土壤污染是保护土壤环境的根本措施。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分类: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可按暴露情景和处置地点分类。

按暴露情景分类:可以按“污染源-暴露途径-受体”对修复技术分类。对污染源进行处理的技术有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通风、自然降解、生物堆、化学氧化、土壤淋洗、电动分离、气提技术、热处理、挖掘等;对暴露途径进行阻断的方法有稳定/固化、帽封、垂直/水平阻控系统等;降低受体风险的制度控制措施有增加室内通风强度、引入清洁空气、减少室内外扬尘、减少人体与粉尘的接触、对裸土进行覆盖、减少人体与土壤的接触、改变土地或建筑物的使用类型、设立物障、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工作人员及其他受体转移等。 

按处置地点分类: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原位处理:在污染区原地钻一组注水井,用泵注入微生物、水和营养物,通入空气。另外钻一组抽水井,用抽水泵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呈流动状态,促使微生物和营养物均匀分布。此工艺简单,费用低,但处理速度慢。原位处理也可用于污染河流底泥的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原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

技术,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

处理处置技术。

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不需要将土壤挖走,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投加氮、磷等营养物质和供氧,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氧化安全、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经济和生态可承受的清洁技术。

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把污染土壤挖出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过向土壤中投入一些填充剂,如木片、树皮等,它们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之疏松通气又可保持一定的温度,有利于降解污染物的的微生物繁殖,处理后的土壤要运回原处。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有哪些?

经过近十多年来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不同污染类型场地土壤综合工程修复技术应用经验,出现了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技术等研究的新热点。下面简要介绍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在进入21 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绿色环境修复技术之一。

一、植物修复技术

从20 世纪80 年代问世以来,利用植物资源与净化功能的植物修复技术迅速发展[4,5]。植物修复技术包括利用植物超积累或积累性功能的植物吸取修复[6,7,8] 、利用植物根系控制污染扩散和恢复生态功能的植物稳定修复[9] 、利用植物代谢功能的植物降解修复[10] 、利用植物转化功能的植物挥发修复[4 ] 、利用植物根系吸附的植物过滤修复[4] 等技术;可被植物修复的污染物有重金属、农药、石油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炸药、放射性核素等。其中,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已经应用于砷、镉、铜、锌、镍、铅等重金属以及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6,7,11,12],并发展出包括络合诱导强化修复[13] 、不同植物套作联合修复、修复后植物处理处置的成套集成技术[1]。这种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筛选具有高产和高去污能力的植物,摸清植物对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近年来,中国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技术应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引领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但是,虽然开展了利用苜蓿、黑麦草等植物修复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石油烃的研究工作[1],但是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田间研究还很少,对炸药、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则更少。

植物修复技术不仅应用于农田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而且同时应用于人工湿地建设、填埋场表层覆盖与生态恢复、生物栖身地重建等。近年来,植物稳定修复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更易接受、大范围应用、并利于矿区边际土壤生态恢复的植物技术,也被视为一种植物固碳技术和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为寻找多污染物复合或混合污染土壤的净化方案,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发展植物杂交修复技术[14] ;利用植物的根圈阻隔作用和作物低积累作用[15],发展能降低农田土壤污染的食物链风险的植物修复技术正在研究。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能以有机污染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或者与其他有机物质进行共代谢而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发展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中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这种生物修复技术已在农药或石油污染土壤中得到应用。在中国,已构建了农药高效降解菌筛选技术、微生物修复剂制备技术和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田间应用技术;也筛选了大量的石油烃降解菌,复配了多种微生物修复菌剂,研制了生物修复预制床和生物泥浆反应器,提出了生物修复模式[1]。近年来,开展了有机胂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工作。分离到能将PAHs 作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如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等,以及可以通过共代谢方式对4 环以上PAHs 加以降解的如白腐菌等[16]。建立了菌根真菌强化紫花苜蓿根际修复多环芳烃的技术和污染农田土壤的固氮植物2根瘤菌2菌根真菌联合生物修复技术[17,18 ]。总体上,微生物修复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筛选和驯化特异性高效降解微生物菌株,提高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寿命和安全性,修复过程参数的优化和养分、温度、湿度等关键因子的调控等方面。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因能保障功能微生物在农田土壤条件下种群与数量的稳定性和显著提高修复效率而受到青睐。通过添加菌剂和优化作用条件发展起来的场地污染土壤原位、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有:生物堆沤技术、生物预制床技术、生物通风技术和生物耕作技术等。运用连续式或非连续式生物反应器、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优化环境条件等可提高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可控性和高效性[19,20]。目前,正在发展微生物修复与其他现场修复工程的嫁接和移植技术,以及针对性强、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微生物修复设备,以实现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 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热处理技术是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脱附[21] 、微波加热[22] 和蒸气浸提[23] 等技术,已经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一、热脱附技术

热脱附是用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加热土壤中有机污染组分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蒸发并与土壤介质相分离的过程。热脱附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特别对PCBs这类含氯有机物,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以显著减少二恶英生成[21]。目前欧美国家已将土壤热脱附技术工程化,广泛应用于高污染的场地有机污染土壤的离位或原位修复,但是诸如相关设备价格昂贵、脱附时间过长、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限制了热脱附技术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24]。发展不同污染类型土壤的前处理和脱附废气处理等技术,优化工艺并研发相关的自动化成套设备正是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蒸气浸提技术

土壤蒸气浸提(简称SVE) 技术是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它将新鲜空气通过注射井注入污染区域,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空气流经污染区域时,解吸并夹带土壤孔隙中的VOCs 经由抽取井流回地上;抽取出的气体在地上经过活性炭吸附法以及生物处理法等净化处理,可排放到大气或重新注入地下循环使用。SVE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可采用标准设备、处理有机物的范围宽、不破坏土壤结构和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苯系物等轻组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0 %[25 ]。深入研究土壤多组分VOCs 的传质机理,精确计算气体流量和流速,解决气提过程中的拖尾效应,降低尾气净化成本,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是优化土壤蒸气浸提技术的需要。 相对于物理修复,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主要有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氧化2还原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和电动力学修复等。

一、固化-稳定化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物在污染介质中固定,使其处于长期稳定状态,是较普遍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控制修复方法,对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具有明显的优势[26 ]。美国环保署将固化/稳定化技术称为处理有害有毒废物的最佳技术。 中国一些冶炼企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和铬渣清理后的堆场污染土壤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国际上已有利用水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有机与无机污染土壤的报道[27 ]。

根据EPA的定义,固化和稳定化具有不同的含义。固定化技术是将污染物囊封入惰性基材中,或在污染物外面加上低渗透性材料,通过减少污染物暴露的淋滤面积达到限制污染物迁移的目的;稳定化是指从污染物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形态转化,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来实现无害化,以降低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风险。固化产物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而无需任何辅助容器;而稳定化不一定改变污染土壤的物理性状。

固化技术具有工艺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固化剂易得等优点,但常规固化技术也具有以下缺点,如固化反应后土壤体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固化体的长期稳定性较差等。而稳定化技术则可以克服这一问题,如近年来发展的化学药剂稳定化技术,可以在实现废物无害化的同时,达到废物少增容或不增容,从而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系统的总体效率和经济性;还可以通过改进螯合剂的结构和性能使其与废物中的重金属等成分之间的化学螯合作用得到强化,进而提高稳定化产物的长期稳定性,减少最终处置过程中稳定化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稳定化技术有望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主力。

水泥和石灰的水化作用是其凝固和硬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影响水化反应的因素都会影响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a)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土壤pH值,土壤物质组成;b)固化/稳定化工艺,包括凝胶材料和添加剂品种与用量、水分含量、混合均匀程度、养护条件等。

例如,CCT重金属稳定化剂就拥有三个类别的药剂,针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选择性采用不同类别的稳定化修复药剂。其中,CCT01是一种普适用于绝大部分Cu、Zn、Pb、Cd、Ni、Ag、Hg、Mn、Fe 等非变价重金属污染的稳定化剂,CCT02是一种适合于三价砷等需氧化后处理的重金属污染稳定化剂,而CCT03是一种适用于六价铬等需还原后处理的重金属污染稳定化剂 。

判断一种固化/稳定化方法对污染土壤是否有效,主要可以从处理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对污染物质浸出的阻力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二、淋洗技术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将水或含有冲洗助剂的水溶液、酸P碱溶液、络合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淋洗剂注入到污染土壤或沉积物中,洗脱和清洗土壤中的污染物的过程。淋洗的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后的土壤可以再安全利用。这种离位修复技术在多个国家已被工程化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或多污染物混合污染介质[28 ]。由于该技术需要用水,所以修复场地要求靠近水源,同时因需要处理废水而增加成本。研发高效、专性的表面增溶剂,提高修复效率,降低设备与污水处理费用,防止二次污染等依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氧化-还原技术

土壤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是通过向土壤中投加化学氧化剂(Fenton 试剂、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等) 或还原剂(SO2 、Fe0 、气态H2 S 等),使其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净化土壤的目的[29,30,31 ]。通常,化学氧化法适用于土壤和地下水同时被有机物污染的修复。运用化学还原法修复对还原作用敏感的有机污染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例如,纳米级粉末零价铁的强脱氯作用已被接受和运用于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但是,目前零价铁还原脱氯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如铁表面活性的钝化、被土壤吸附产生聚合失效等问题[29 ],需要开发新的催化剂和表面激活技术。

四、光催化降解技术

土壤光催化降解(光解) 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深度土壤氧化修复技术,可应用于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32 ]。土壤质地、粒径、氧化铁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 值和土壤厚度等对光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有明显的影响:高孔隙度的土壤中污染物迁移速率快,粘粒含量越低光解越快;自然土中氧化铁对有机物光解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有机质可以作为一种光稳定剂;土壤水分能调解吸收光带;土壤厚度影响滤光率和入射光率。

五、电动力学修复

电动力学修复(简称电动修复) 是通过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电渗、电迁移和电泳等) 驱动污染物富集到电极区,进行集中处理或分离的过程。电动修复技术已进入现场修复应用[33,34 ]。近年来,中国也先后开展了铜、铬等重金属、菲和五氯酚等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技术研究[1 ]。电动修复速度较快、成本较低,特别适用于小范围的粘质的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可溶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对于不溶性有机污染物,需要化学增溶,易产生二次污染[35 ]。发展电动强化的复合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协同两种或以上修复方法,形成联合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单一污染土壤的修复速率与效率,而且可以克服单项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对多种污染物的复合P混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土壤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 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微生物(细菌、真菌)-植物、动物(蚯蚓)-植物联合修复是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新内容[17,18,36,37 ]。筛选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根真菌和适宜的共生植物是菌根生物修复的关键。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中多氯联苯浓度[17 ]。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能强化紫花苜蓿对多氯联苯的修复作用[18 ]。利用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36 ]或真菌,发展植物2降解菌群协同修复、动物2微生物协同修复[37 ] 及其根际强化技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和降解将是生物修复技术新的研究方向。

二、化学/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发挥化学或物理化学修复的快速优势,结合非破坏性的生物修复特点,发展基于化学2生物修复技术是最具应用潜力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之一。化学淋洗2生物联合修复是基于化学淋溶剂作用,通过增加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而提高生物修复效率。利用有机络合剂的配位溶出,增加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提高植物有效性,从而实现强化诱导植物吸取修复[12 ]。化学预氧化2生物降解和臭氧氧化-生物降解等联合技术已经应用于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修复[38,39 ]。电动力学2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克服单独的电动技术或生物修复技术的缺点,在不破坏土壤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土壤修复进程[33 ]。电动力学2芬顿联合技术已用来去除污染黏土矿物中的菲[40 ],硫氧化细菌与电动综合修复技术用于强化污染土壤中铜的去除[41 ]。应用光降解2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可以提高石油中PAHs 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总体上,这些技术多处于室内研究的阶段。

三、 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

土壤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是适用于污染土壤离位处理的修复技术。溶剂萃取-光降解联合修复技术是利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提取有机污染物后进行光解的一项新的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例如,可以利用环己烷和乙醇将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提取出来后进行光催化降解。此外,可以利用PdPRh 支持的催化2热脱附联合技术或微波热解-活性炭吸附技术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42,43 ] ;也可以利用光调节的TiO2 催化修复农药污染土壤[32 ]。

以下是常用的十二种边坡绿化喷播工艺技术,包括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

1. 纤维土绿化工法:使用沙质土和水泥,通过台阶形喷射进行绿化。

2. 高次团粒SF绿化工法:采用壤土和乳化沥青,喷层PH值呈中性,抗侵蚀性更强。

3. 连续纤维绿化工法(TG绿化工法):结合连续纤维加筋土工法与已有的绿化方法,使用连续纤维和沙质土,喷层具备更高的抗侵蚀性。

4. 活性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通过添加活氧微粒到喷射混合物中,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被生长。

5. 客土喷播技术:将客土、肥料、粘合剂、保水剂、植物种子等混合后喷射到坡面上。

6. 有机质喷播技术:使用有机质材料作为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7. 植被混凝土喷播技术:将混凝土与植物种子、肥料等混合,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植被覆盖。

8. 液压喷播技术:利用高压水枪将植物种子、肥料、保水剂等混合液喷射到坡面上。

9. 喷混植生技术:将土壤、肥料、植物种子、粘合剂等混合后,通过喷射或铺设的方式应用到坡面上。

10. 喷播植草技术:将草籽、肥料、保水剂等混合后,通过喷播机喷射到坡面上。

11. 喷浆植草技术:使用草浆作为植草材料,通过喷浆机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植被覆盖。

12. 生物毯技术:利用生物毯作为载体,将植物种子、肥料等混合后铺设到坡面上,通过生物毯的生长带动植被的恢复。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生态需求选择适合的喷播工艺技术进行边坡绿化。其中,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提高边坡绿化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所有技术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活氧微粒无土修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应用:

1. 废弃矿山修复:活氧微粒能够改善废弃矿山的土壤环境,促进植被生长,有助于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

2. 河道边坡治理:在河道边坡治理中,活氧微粒可以用于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稳定性,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恢复。

3. 公路边坡复绿:活氧微粒可以作为植被培育生长的唯一喷播材料,提高土层质量,促进植物生根壮根,从而加速公路边坡的复绿。

4. 沙化草原土地改良复绿:对于沙化草原,活氧微粒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5. 盐碱地改良复绿:活氧微粒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为植被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

6. 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复绿:活氧微粒能够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促进植被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生长和恢复。

7. 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活氧微粒可以提高农田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助于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请注意,具体的应用效果可能会受到地域、气候、土壤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